首页 - 党建 - 正文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三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

创建时间:  2019/05/10  侯文婷   浏览次数:   返回

2019年4月26日晚上六点,上海大学党校法学院办学点第33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三讲授课在法学院大楼504会议室如期展开。本次理论学习由法学院研究生辅导员侯文婷主持,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国正主讲。王国正老师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及建设”这一问题,为培训班成员带来了主题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的精彩讲解。


(培训班成员认真聆听、学习中)

王国正老师首先回顾了前两讲理论授课的脉络,在经过了党章学习、端正入党动机并明确以知行合一作为提升自己的基本方法后,本次课程目标鲜明——解决前进的方向和道路的选择问题。因此,王国正老师以习近平总书记刊载于2019年第7期《求是》杂志《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这一重要文章为研读文本,细致深入地讲授了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必然性,提醒培训班成员明确自身使命,不断以自身言行影响身边的人,与其独行,不如与众人同行。

(王国正老师授课中)

在授课中,王国正老师为大家梳理了行文思路并仔细地讲解了各个要点。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强调了道路选择的重要性,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因此道路的选择关乎成败;二是从历史的角度探究了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这一选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拥有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实践基础、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的探索累积、中华民族由衰到胜一百七十多年的转变经验、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传承发展;三是从发展的角度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清醒地认识其中的变与不变,在开拓中前进;四是谈到如何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紧接着,王国正老师结合自己学习与工作的积累和所得,从习近平总书记文章的精神出发,重点探讨了改革开放前后不同阶段的关系问题,认为不能完全割裂彼此,需要联合、统一地看待;并延伸探讨了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经过科学实证的研究后,认为传承历史文化与发展经济并行不悖;此外,需要警惕国外对于中国模式的推崇,自身应当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并有合理的自信;最后,王国正老师提醒同学们要精准明晰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厘清理论之间的关系。

王国正老师的授课融通了前两讲课程的学习,为培训班成员及时地消除了困惑,培训班成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坚定了个人道路的选择。

(法学院18级硕士研究生 沈佳燕 崔旭光供稿)

上一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四讲《校训使命 愿景落地》

下一条:入党积极分子第二讲课程“端正入党动机,坚持党员标准,争取早日入党”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