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泮池法学论坛第23期:外商投资法的五个重要问题

创建时间:  2019/04/30  侯文婷   浏览次数:   返回

4月25日下午两点,上海大学法学院“泮池法学论坛”第23期在法学楼504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宋晓燕教授主讲,题目是《外商投资法的五个重要问题》,宋晓燕教授紧紧围绕管理体制、立法目标、竞争政策、国家安全审查制度、配套措施这五个问题展开讲述。

首先,在我国的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宋晓燕教授梳理了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指出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实质。宋晓燕教授认为,“三资法”体系下在外资准入阶段实行的是限制性的国民待遇。

其次,在立法目标转变方面,外资促进和保护成为《外商投资法》的立法目标。宋晓燕教授认为,从经济角度而言,立法目标的转变是经济规律使然;从法律角度而言,立法目标的转变是为了促进东道国和投资者利益的平衡。

再次,在竞争政策改革方面,《外商投资法》确立了竞争中性原则。宋晓燕教授结合竞争中立原则的内容、发展以及我国《外商投资法》中竞争中性原则的具体体现,讲述了《外商投资法》确立竞争中性原则的意义。宋晓燕教授认为,我国自贸试验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在于探索如何对接国际经贸高标准,其中“竞争中立”也成为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接着,在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方面,宋晓燕教授通过与反垄断审查的对比,指出国家安全审查更具针对性、灵活性和模糊性,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亟待完善。

最后,在配套措施方面,宋晓燕教授认为,配套措施是影响《外商投资法》实施效果的关键,应完善外资投诉机制、外汇管理法规,以及做好与《公司法》的衔接等。

上一条:泮池法学论坛第25期:当前修订民法典物权编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下一条:泮池法学论坛第22期:将人工智能道德化:关于AI法律责任的本体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