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6日晚18点30分,上海大学法学院“泮池法学论坛”第60期通过腾讯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本次论坛由四川大学法学院院长左卫民教授主讲,题目是“大数据时代的法学研究”。上海大学法学院院长文学国教授担任主持人。
首先,左教授对为什么要进行基于数据的法学研究进行了主要介绍。他主要从立法与实践之间存在差异性、对既有研究范式的认知缺陷以及信息时代数据研究的必然趋势三层原因阐述了基于数据的法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接着,左教授着重介绍了他所做过的研究案例“诉讼爆炸的中国应对——基于W区法院近三十年审判实践的实践分析”,通过这一分析,左教授总结出我国应对诉讼案件爆炸性增长的经验,同时主张以一种量化分析的方法科学地分析法律现象和法律问题。
其次,左教授对于为何要迈向以及如何迈向大数据法律研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既有法律实证研究本身存在局限性,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也推动法学研究创新,因此大数据研究是未来法律实证研究的重要趋势。左教授也借助“四川省刑事辩护率的大数据研究”和“A省员额法官遴选机制改革实证研究”两个案例,清晰地展现了大数据法律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研究过程。
最后,左教授对于大数据法律实证研究作了前瞻性的思考。他认为,未来研究要致力于获取全面、多样的法律数据,努力拓展法律数据来源,重视和利用好当下的大量数据,包括区域性全样本数据。要深入开展大数据法律研究的科学方式,充分利用数据深度分析,保持技术中立,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大数据法学人才,最终实现将小数据研究和大数据研究相结合的结果。
在讲座接近尾时,在线的师生踊跃提问,左教授也为大家一一解答。文学国院长最后对本次讲座作了简要总结。他讲到,信息化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新型视角来看待传统法律问题,对于法学研究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研究方法,要培养跨学科研究人才,以满足当下对于复合型人才以及多重法学知识结构的需求。讲座最后,文院长再次对左教授的做客分享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次论坛,现场的师生均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