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技竞争与产业变革加速的背景下,知识产权已成为国家战略核心与国际竞争关键。近年来,我国持续完善知识产权法治体系,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及各地司法实践不断突破,为新兴领域划定规范,推动保护水平迈向新高度。同时,法律检索与写作是法科生深耕知识产权领域的核心技能。自2019年起,上海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举办的案例撰写赛事吸引全国学子参与,产出多项优质成果,广受学界与实务界认可。2025年,由上海市知识产权研究会主办,上海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等联合百一知识产权举办的2025“百一杯”知识产权案例概要(裁判规则)大赛正式启动,诚邀全国高校本、硕学生参赛,展现专业风采,共探知识产权前沿实践!
一、比赛形式及作品要求
(一)参赛选手要求
(1)参赛选手面向全国高校,在读本科生及研究生均可参加。
(2)参赛作品的作者可以1-2人。如果2人组队参赛的,自行协商平分奖金或奖品。
(二)比赛选题要求
(1)撰写案例概要的比赛选题应当限定于商标、专利、著作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以及不正当竞争、数据保护、科技伦理领域。
(2)比赛选题可以点击“阅读原文”下载。选题仅供参考,可进一步适当缩小或改变范围,尤其鼓励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自行选题,但选题范围应当范围适中,聚焦问题。
(三)参赛作品要求
(1)选择一个指定(或自主拟定)的比赛主题,进行案例判决书检索。
(2)根据检索结果,筛选出8-12个具有代表性或能反映裁判趋势的案例(除非穷尽检索后不足8个案例,但少于6个案例的作品不能参赛)。
(3)按指定的模板格式(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模板),对各个案例进行案例概要撰写。要求撰写案情概述、裁判要点,浓缩裁判要旨、展现案件亮点。
(4)将前述各个案例概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汇总形成一组案例概要(即参赛作品,下同),并将该组案例概要按主题名称命名,比如:“12则商标侵权诉讼的比例原则案例裁判规则汇总”、“10则商标反向混淆侵权纠纷案例裁判规则汇总”(可以参考公众号发布的往届比赛的参赛作品)。
(5)针对前述一组案例概要,撰写一个综述性质的案例述评(可以先思考一下如何撰写案例述评,再倒过来筛选需要撰写的典型案例),案例述评置于该组案例概要前面。
二、参赛作品提交方式及时间
(一)向比赛组委会电子邮箱shu_ipa@126.com,以word形式提交作品电子版一份。邮件标题和附件“参赛作品”的文档标题均为:姓名+案例概要标题。
(二)参赛作品中请注明姓名、类别(本科生/研究生)、联系方式和学校专业等信息(按模版要求)。
(三)参赛作品提交时间:2025年6月15日-2025年9月20日。以收到组委会的邮件回复确认,作为成功参赛的证明。
(四)后续组委会将以邮件回复的方式邀请参赛选手加入比赛微信群,方便进行通知联络。
三、奖项设置
(一)人气奖项
人气奖项为“最受欢迎奖”:将每篇参赛作品或入围决赛作品,在公众号“法务收藏家”、“上大知协”、“百一知识产权与法律(原百一知识产权)”等发布(根据参赛情况决定研究生组与本科生组是否分开发布),并在发布后3天内,合并记录在指定公众号上的点击量和转发量(其中1次转发量折算为10个点击量),其中位居前列的参赛作品为最受欢迎奖。
(二)专业奖项
(1)比赛主办方将邀请专家对参赛的案例概要进行初审,根据案例概要的标题、提示、标签、案例名称、案情概述、裁判要点、案例述评等撰写情况,并根据案件选择的代表意义、法律价值和研究价值等角度进行综合评价,以参赛作品总数的一定比例评出入围作品。
(2)入围作品的参赛选手在决赛时就其参赛作品进行现场或视频介绍,介绍时须制作PPT介绍案例概要,尤其是对案例述评进行重点介绍。由评审专家结合初审和决赛情况,评出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若干名(特等奖奖金为2000元,一等奖奖金为1200元,二等奖奖金为600元)。
对获得人气奖项和评审奖项的作品及参赛选手,将在公众号“上大知协”等媒体发布,并颁发奖状、奖金或奖品。
四、其他事项
(一)知识产权事宜
(1)参赛作品应为参赛选手原创的未公开发表作品或案例整理,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2)参赛选手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不得存在复制、抄袭等侵权或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3)参赛选手提交参赛作品,即视为同意比赛指定的“法务收藏家”、“百一知识产权与法律”、“上大知协”等自媒体或出版物可以将其无偿地公开发布、网络传播或复制发行,且同意本次比赛的主办单位、支持单位可以无偿地享有网络传播或复制发行的权利,但在发布和传播时应当尊重参赛选手的署名权等著作权。
(二)联系及比赛咨询:
邮箱:shu_ip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