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报告 - 正文

上海大学法学院讲座“仲裁与仲裁律师——实践、经验、思考”顺利举行

创建时间:  2025/11/24  杨晓彤   浏览次数:   返回

2025年11月14日晚,“仲裁与仲裁律师——实践、经验、思考”讲座在法学院304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特邀请上海市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陶俊担任主讲嘉宾、上海市方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黄岚为与谈嘉宾,以“仲裁和仲裁律师”为核心主题,深入探讨了仲裁及其发展、仲裁与诉讼、仲裁律师介绍、经验分享等话题。

上海大学法学院李亚冬老师全程主持,全院二十余名师生现场参会,深入探讨交流、展望未来职业规划。

陶俊律师,执业范围广泛覆盖国际仲裁、诉讼和合规调,曾发表多篇专业文章并参与编著权威著作,致力于推动中国仲裁实务的进步与发展;黄岚律师在跨境商业纠纷解决领域经验极为丰富,尤擅处理涉及复杂事实和法律问题的国际仲裁案件。二人基于其在各自领域的深厚研究和对仲裁行业的独特见解带来的分享不止于知识传递,更将是一场专业精神的熏陶、职业理想的启迪。

讲座开篇,陶俊律师即对仲裁制度作出了基础介绍,用生动的案例将仲裁条款与诉讼进行对比,阐释仲裁的保密、高效、专业、国际执行力等核心优势。其次,探讨了自1982以来仲裁机构从萌芽到如今进入国家总体战略的新定位的发展历程,最后提及了仲裁与调节的衔接机制以及目前仲裁存在的缺陷,并进一步展望仲裁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后,在提及程序令与证据披露时,两位律师介绍了仲裁在实操中的环节,加深同学对仲裁操作的理解。此外,黄岚律师简要说明了近年来临时仲裁在我国的发展,并指出当今中国不同于西方临时仲裁的机构仲裁为主流,将仲裁置于国际背景下,展现仲裁业务的国际性,揭开仲裁的神秘面纱。

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中,两位律师分享了自己进入行业的心路历程,讲述了学生——律师身份转变中的心路历程。同样,几位老师也就帮助同学们展望未来职业方面提供了许多意见,包括诉讼律师与非诉讼律师职业生活上的差异,以及最重要的:多了解、多尝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面向大一、研一同学关心的问题,老师、学姐们还分享了关于如何获取第一份实习的经验。保持积极主动性,把握住每一次机会建立联系便是成功获得实习机会的关键。

临近尾声,主持人李亚冬老师总结了讲座内容,不仅有关于仲裁的许多知识,还有对生涯发展的宝贵经验。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了解法律从业人士的渠道,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良多。最后真诚地对学生们未来发展给予期望,希望同学们能有所感悟有所启发,走好生涯的路。

上一条:上海大学法学院“普通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它?”讲座顺利举行

下一条:泮池法学论坛146期: “双碳”目标下我国碳排放权市场的法治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