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池法学论坛第15期:《数据经济背景下的反垄断法治建设》

创建时间:  2019/05/17  侯文婷   浏览次数:   返回

2019年3月3日下午3点,上海大学法学院“泮池法学论坛”第15期在法学楼504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教授主讲,题目是《数据经济背景下的反垄断法治建设》。上海大学法学院院长文学国教授担任主持人。

首先,时建中教授依托“技术”、“数据”、“算法”、“主体”等内容向大家介绍了数据经济的相关背景。他认为,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中性的技术也可能变成刚性的程序,演化为程序的霸权。数据,于公司而言,它是公司的资产,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竞争力。随着算法不断地演进优化,它能够精准发现用户的个人偏好并进行精准营销。在数据经济背景下,程序的刚性、数据的采集、分析、集散、攫取能力,这些都是控制在一个平台,所以平台成为非常强势的主体。时建中教授以自己“网约车”的切身经历对此进行了深入地讲述。

其次,时建中教授指出,我们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我们是个免费的数据提供者。他主张数据是权利的客体,数据利益是数据权利的内核,围绕着数据应该进行一种体系化的权利制度安排。大数据强化了平台的市场势力,强化了平台对消费者剩余的攫取能力以及平台对供应商的控制能力。在网络平台治理机制的责任分配方面,网络平台应该承担更多和更大的责任。应当基于安全、公平、效率原则进行具体的权利义务责任配置,从而促进创新,繁荣竞争,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创新所带来的福利。

再次,时建中教授认为,每一种数据行为都有可能是法律行为,进而能够产生一定的法律关系。时建中教授从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不当经营者集中三个方面表示了他对数据行为的竞争法担忧。关于数据治理,他从数据治理的目标、原则、主体、工具以及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讲述。

最后,时建中教授与在座师生展开互动,就数据权利的属性以及对算法的监督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次论坛,时建中教授生动形象地为大家讲述了数据经济背景下的反垄断法治建设这一前沿理论问题,在座师生都受益匪浅。本次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上一条:泮池法学论坛第16期:《判说理的路径偏离及其矫正》

下一条:泮池法学论坛第14期:《当前金融犯罪的理论和司法实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