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史学习 - 正文

新中国法治70年历程、轨迹与展望——从法治的视角学习“四史”

创建时间:  2020/07/21  杨晓彤   浏览次数:   返回

近日,法学院第二课堂第十一讲暨四史学习教育在ZOOM上举行,法学院副院长芦雪峰作“新中国法治70年历程、轨迹与展望”主题报告,从法治的视角引导法学院学生学习“四史”,学院全体辅导员老师也参加了本次学习。

 

芦院长以时间为主线分四部分内容进行讲解,一是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法治现代化的新篇章,废除国民党旧法统,创设全新的国家制度与人民的新法律,五四宪法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国家制度;二是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借鉴了文革社会动荡的教训,开放国门的同时与世界的法律制度进行对接和接轨,并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正式提出,党的十五大首先正式提出的是依法治国,党的十六大明确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法制问题的认识实现了从社会主义法制走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体系基本成型;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全面推进,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从严依规治党,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

     芦院长在讲课的过程当中强调了中国法治的几个重要元素,一是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二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人民性,只有人民的广泛参与,法治才能逐渐健全和完善;三是法治与国家建设的统一关系,“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课程最后,卢院长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并对同学们提出希望,进入新时代我们的历史使命是更艰巨的,无论是经济形势还是整个的国际外交对于中国来说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中国的法治未来将走向一个新的征程和新的境界,希望法学院的学生真正融入到这个进程当中并做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条:法学院2018级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深入学习贯彻十一届市委九次全会精神

下一条:学习“四史” 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法学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