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史学习 - 正文

学习中国改革开放史和新中国法治70年历史有感

创建时间:  2020/08/17  杨晓彤   浏览次数:   返回

朱熹曾说:“万事须是有精神方做得”,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历史无不沉淀为精神,精神又无不是历史的。在疫情防控的重要阶段,加强“四史”学习教育显得极其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习近平总书记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本次课堂学习之后,我学习到“四史”内容各有侧重,但从整体可以概括为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

在中国改革开放史的课程学习中,我进一步加强了对改革开放后新中国的认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改革是分阶段进行的,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解决温饱,这个已经实现了。第二步是达到小康水平,这个也实现了。第三步是: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成功之路。一部改革开放史充分彰显了经济力量!

我也认识到,法治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标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保障。本次还学习了新中国法治70年的历史,1997年中共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依法治国”的口号,到今天为止,我国已经在为实现“依法治国”的道路上走了二十多年,从四十多年前法治不健全状态,到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建立,各项工作基本上纳入了法制轨道,这是无数的前辈付出多年努力的成果。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中国的法治建设还任重而道远,法治中国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党执政70多年以来,虽然经历了众多的坎坷和磨难,但是我们党深刻的认识到,治国理政片刻不能离开法治,要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法治建设!

本次课程让我在对改革开放史和中国法治70年的历史,我深刻地感受到,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精神力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能够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真正学好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党员领导干部的历史担当、情怀、责任、信念,让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这正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精髓所在。

作为一名改革开放后出生的90后党员,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和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艰难险阻,也没有体验过中国法治发展过程中的艰辛历程,因此要深入地学习“四史”,才能真正了解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体会法治中国来之不易,更加需要我们坚定地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坚持为法治中国建设献策出力。

(文/18721237 李媛)

上一条:回望新中国法治历程,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下一条:新中国法治70年历程、轨迹与展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