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史学习 - 正文

青年看七十载法治发展史,望中国法治新时代有感

创建时间:  2020/08/20  杨晓彤   浏览次数:   返回

芦院长以“新中国法治70年历程、轨迹与展望”为主题的讲座让我感到受益匪浅。芦院长从“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法治现代化的新篇章”“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正式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全面推进"四个板块展开,让我收获颇多。其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第一个板块。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法治现代化的新篇章并不仅仅体现在宪法文本、法律文本,更体现在民主的出现,人们开始有了“人民”的概念。正是由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人民的形象才被树立起来,全国各地的人民才有了“中国人”的共鸣和认同感。而这在之前的任何时候,由于疆域辽阔、交通不够发达等原因,始终没有形成这种共鸣。同时,还有一个问题也值得思考,中国的“党管政法“是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先完成政治革命,再进行社会革命,导致中国共产党比起美国的民主党或共和党而言都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和任务,十分不易,也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的完善,中国共产党就像血液一样渗透到了我国的方方面面。正如芦老师在结语中所说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将注入更多中国元素与时代内涵。”

上一次文学国教授的“改革开放40年史:回顾与总结”的讲座亦让我收益匪浅,收获颇多。作为高中选修了历史的学生,我对改革开放40年的基本脉络并不陌生,非常有幸能够聆听法学名家文教授的讲座,让我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展开了新的启迪。文教授从“与改革开放相关的几个历史性事件”“改革开放背景”“改革开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四个角度展开,层层深入、循循善诱。“改革开放史”学习做为四史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教授的讲授和资料的学习,可以看出上海这座城市在改革开放中始终永立潮头,引领潮流。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也将在当下扎实自己的专业功底,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为全面依法治国贡献青春力量,将自身发展和祖国需要结合起来,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做为以上海这座城市命名的大学的学生,做为学生党员,我更加应该不断了解上海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将来,将自身发展和城市的需要、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做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明晰上海即将建设亚太仲裁中心,我应该深入学习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国际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同时我也应该理论结合实际,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深化对于《仲裁法》等法律法规的认识。总之,我要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闯敢试、攻坚克难”的改革开放精神,从自身做起,汲取经验,从自身专业出发,夯实专业基础,拓宽专业能力,努力为全面深化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17123202 魏林强)

上一条:“四史”课程学习报告——以《民法典》为切入点

下一条:望古思今,以法史之辉照亮前行之路